近日,我院研究生张弛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“Conjunction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with induction coils as wireless power sources and selfpowered wireless sensors”的论文(DOI:10.1038/s41467-019-13653-w)。通信作者是我校电子信息学院教师轩伟鹏博士和骆季奎教授。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校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陈金凯博士,我校孙玲玲教授、游彬教授、李文钧教授、浙江大学董树荣教授等,剑桥大学A. J. Flewitt教授、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所王中林院士为论文共同作者。
图 TENG无线能量传输系统
在本项工作中,研究团队首次证明了谐振耦合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(TENG)无线能量与信号传输的可行性。团队采用数值解析方法分析了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波形特征,并给出了能量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,证明了谐振耦合可以有效的提高TENG无线能量传输效率。三种应用场景实例表明,该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以为设备无线供电,他们分别是直接点亮LED阵列,为存储电容充电以及将摩擦纳米发电机集成在鞋底,无线为电子表供电。除了直接使用谐振耦合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供电电源之外,此项工作还可以直接作为自供电无线传感系统。通过外加电容型或电感型传感器,发射器产生的振荡信号的频率会受到传感器的影响,接收信号的振荡频率随传感器的电容值或电感值同步变化,可以实现无线无IC芯片的自供能传感。